第一節 來勢洶洶的生活方式病1 什么是生活方式病老朋友見面,問:老沒見面,看你發福了!對方回答:可不是,體重長了十公斤,那天檢查,
第一節 來勢洶洶的生活方式病
1.什么是“生活方式病”
老朋友見面,問:“老沒見面,看你發福了!”對方回答:“可不是,體重長了十公斤,那天檢查,說是填了高血脂的毛病。您怎么樣?”這位說:“嗐,還是老毛病,‘三高’!大夫說了,控制不好,在發展就是心腦血管??!”
近年來,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,肥胖、“三高”以及心腦血管疾病,成為人們談論健康時頻繁出現的字眼兒。這幾種病,是代謝類疾病的不同發展階段,一般而言,患者早期的表現是超重和肥胖;中期發展為“三高”,也就是血壓高、血脂高、血糖高(糖尿病主要特征之一);再嚴重,就發展到后期的心腦血管疾病。
總的來說,這類疾病既非與生俱來(偶有遺傳因素),也非細菌病毒傳染,多半是源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屬于現代文明派生出來的“富貴病”,我們統稱為“生活方式病”。
2.中國現狀不容樂觀
2013年5月17日石第7個“世界高血壓日”。在此前的媒體溝通會上,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劉力生教授(世界高血壓聯盟主席)指出:目前我國成年人中高血壓患病率高達33.5%。據此估算,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已突破3.3億人,超過全美國人口總和!也就是說,平均梅3個成年人中,就有1人是高血壓患者。而高血壓年輕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,尤其令人擔憂。
表格顯示,即:
統計年份 | 超重人口比例 |
1982年 | 7%超重 |
1992年 | 15%超重 |
2002年 | 22.8%超重 |
2013年 | 34.4%超重 |
2011年7月26 日,世界銀行發表了題為《創建健康和諧生活:遏制中國慢性病流行》的報告,報告指出:未來20年里,40歲以上的中國人,慢性病患者人數將增長2~3倍!也就是說,未來20年(2010-2030年),正是慢性?。ㄒ簿褪巧罘绞讲。┰鲩L的爆發期。
1. 生活方式病對個人健康的危害
具體談談肥胖、“三高”及心腦血管這幾種生活方式病對個人健康的危害。
肥胖的危害
與正常人相比,“胖子”更容易患高血壓、血脂紊亂及糖尿病,因此肥胖患者不僅是不健康而已,更是“弱不禁風”。
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BMI指數(body mass Index,即身體質量指數,簡稱體質指數、體重指數)衡量人體胖瘦程度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:體重指數=體重(公斤)÷身高(米)的平方,當體質指數(BMI)大于24小時偉超重,大于28時為肥胖。例如:一個人的身高為1.75米,體重為68公斤,他的BMI=68÷1.75²≈22.2.
在糖尿病病人中,80%都是肥胖者,而且,發生肥胖的時間越長患糖尿病的幾率就越大。
大約有一半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。肥胖者心絞痛和猝死的發生率比普通人高4倍。
超重者患骨關節疾病的幾率 是正常體重的4~5倍,最常見的是膝蓋退化性和股骨頭壞死。
肥胖婦女更容易患子宮內膜癌和絕經后乳腺癌。
肥胖男性則更容易患前列腺癌,并且只要是肥胖者,無論男女都更容易患結腸癌和直腸癌。
肥胖的程度越嚴重,上面幾種癌癥的患病率就越高。
肥胖對孕產婦有很大的影響。醫學研究顯示,腰圍/臀圍的比值每增加0.1,受孕的機會就會減少30%。因此,肥胖是造成婦女不孕癥的一個重要原因。即使受孕成功,孕前肥胖的婦女也更容易出現妊娠并發癥,比如妊娠糖尿病、高血壓,分娩時容易宮縮無力,發生難產的機會增多。
如果進行剖宮產。肥胖婦女常見的并發癥,通常有出血量較大、開刀時間延長及術后感染幾率高等。
相關研究還顯示,孕前肥胖女的婦女比正常體重者更容易發生胎兒出生缺陷,胎兒神經管畸形的幾率是體重正常者的2倍,胎兒脊柱裂的危險是正常組的3倍多,心臟畸形的危險是對照組的2倍,腹壁畸形臍膨出是對照組的3倍多。
除卻對身體上的影響,肥胖給孩子心里方面帶來的危害同樣不可小視。比如,孩子們因為單純,對特殊形體的同伴、常常喜歡評頭論足,而體形肥胖的兒童很多都非常敏感,這就使他們產生一種心理壓力,自我評價降低,較少與人交往,因而易形成孤僻、自卑,甚至自閉的性格。如果不加以重視,這種青少年時期形成的病態性格,日后很可能會導致病態人生。
第二節 生活方式病對個人健康的危害
1. 高血壓的危害
高血壓病的主要并發癥是腦血管病,尤其是腦出血。在596例老年人高血壓患者27個月前瞻性隨訪觀察研究中,腦血管病累積發生率為76.91%。
研究表明,血壓越高,并發癥的發生率也越高。上海市對某區15歲以上的5456人進行了血壓與腦卒中發病關系的追蹤觀察,在長達9年的隨訪觀察中發現,腦血管病患者中,有70%此前是高血壓病患者,其中確診高血壓患者腦血管病的相對危險性,是血壓正常者的32倍。
2. 高血脂的危害
高血脂癥的形象說法是“血稠”,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,逐漸堵塞血管,使血流變慢,嚴重時血流被中斷。這種狀況如果發生在腎臟,就會引發冠心??;動脈硬化、腎功能衰竭;發生在下肢,會出現肢體壞死、潰爛等。
此外,高血脂可引發高血壓,誘發膽結石、胰腺炎,加重肝炎,導致男性性功能障礙、老年癡呆等疾病。因此,高血脂癥不僅是血脂高一點的問題,其嚴重性絕對不能忽視。
四、糖尿病的危害
糖尿病分為1型和2型,其中1型糖尿病又叫“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”,該類型患者體內胰島素絕對不足,必須依靠胰島素治療。這種類型的糖尿病多發在兒童和青少年,其他各種年齡段也有分布。
2型糖尿病又叫“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”“成人發病型糖尿病,”主要由胰島素抵抗引起。
據統計,90%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。
糖尿病會直接影響腎臟,早期表現魏蛋白尿、浮腫,晚期發生腎功能衰竭。
糖尿病還威脅人們的眼睛,對眼球的危害包括視網膜病變和白內障,輕者視力下降重者失明。
心腦血管疾病石糖尿病的致命并發癥,主要表現在主動脈冠狀動脈、腦動脈粥樣硬化,以及全身小血管內皮增生及毛細血管壁增厚。
糖尿病人心腦血管并發癥死亡率為非糖尿病人的3.5倍,這也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。
此種并發癥對周圍血管的危害體現在局部
組織血流灌注不足,患者較一般人更容易發生局部組織潰瘍,臨床表現為下肢疼痛、潰爛,嚴重時可導致肢端壞死。在這種情況下,截止將是不可避免的。
糖尿病對神經危害,臨床表現為四肢末梢麻木、灼熱感或冰冷刺痛,重者輾轉反側,徹夜難免,還有排汗異常、腹脹、便秘、腹瀉,心動過速或過緩,尿部盡或尿失禁癥狀。
另外,在所有器質性疾病引起的陽痿中,糖尿病是最常見的原因。
五、心腦血管疾病的危害
據統計,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首次發病年齡1/3是在60歲以上,其發病率、死亡率、致殘率、復發率都很高,且易引發并發癥。
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高達13.6%,且每天以兩萬人的速度遞增。
其死亡率則高達45%,占總死亡人數的50%。
腦中風病人致殘率高達75%。
心腦血管疾?。ㄐ墓?、腦梗)五年內復發率高達42%。
此外,由心腦血管意外引發的呼吸系統、消化系統、泌尿系統等并發癥也很多。